2014高工年会设备专场,贝尔应邀参加演讲和分享“针对动力电池安全检测的研究”


2014高工年会设备专场,贝尔公司崔克军总工应邀参加演讲和分享主题“针对动力电池安全检测的研究”,主要针对“动力电池相关标准介绍”、“安全试验数据采集与研究”、“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探讨”进行演讲和分享。
【高工锂电专稿】 【高工锂电 记者 赵冲】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启动的背景下,落后的动力电池测试评价体系成为产品性能和安全提升的一大瓶颈。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目前面临的技术难点是,在行业内确立动力电池测试评价体系的建立。这里面包括动力电池分选和一致性控制方法、动力电池安全机理分析方法、动力电池模块热、电结构仿真设计等。”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启动临近,形成统一的动力电池测试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安全性测试标准的建立和完善尤为关键。《高工锂电》了解到的情况是,截至目前,国内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的检测标准依然沿用的是10多年前的行标,尽管很多组织都宣布在起草相关的安全标准,但目前为止依然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出台。
2015年1月9日-10日,行业年度盛宴--2014高工锂电年会在深圳观澜湖·东莞会所盛大举行。在1月10日上午举行的“新嘉拓·设备专场:突破局限,中高端市场突围”主题论坛上,东莞贝尔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崔克军就车用动力电池安全测试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做了主题演讲。
“动力电池作为高压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绝缘、耐压等安全性能非常关键。” 崔克军介绍,对比多个锂电的检测标准发现,电池的安全性测试一般分为,振动、加速度冲击、温度循环、模拟高考低压、跌落、外部短路、挤压、穿刺、过充、过放等。
然而,综合比较目前的安全检验标准不难发现,对于所有安全性试验,电池合格不合格的判断标准都是:是否爆炸、燃烧、漏液,全部是定性的判断,崔克军认为,定性的判断标准对于最终的成品检测来说问题不大,但是对于广大的电池生产厂家以及电池应用单位来说,还是需要大量数据来对单体电池和电池组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便从根源上提高锂电池的功能及安全性能。
与此同时,电池的安全性测试一定要注重安全防护。做试验的过程中,电池会冒烟、会燃烧、甚至会爆炸,安全防护对试验人员和试验室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崔克军提醒行业,为了防止安全测试时产生爆炸碎片伤人,要求在对试验设备安全设计的时候要做到疏堵结合。
事实上,安全性试验是建立若干模型,用这些模型尽可能的模拟出实际的使用状况,为研究、改进、生产产品提供试验依据。但是,就目前来看,很多模型是非常极端的,与实际的使用环境也有很大的出入。
崔克军指出,未来几年,锂电从业者将要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如何建立一个全新的测试模型,能够最大限度的贴近实际使用状况,在试验室中就能把各种问题消除掉,避免批量生产时造成巨大的损失。